桓谭:众人皆迷我独醒 敢于直谏不迷信

时间:2019-01-22 17:05    来源:杜集区纪检监察网  
     打印

桓谭(公元前23年-公元56年),字君山,汉沛国相(今安徽淮北市)人,两汉之际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无神论者,他博学多才,一身正气、刚正不阿,面对日益衰败的社会风气,敢于直言上书,反对迷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劝君廉洁,修身立命

西汉哀、平年间,年轻而位卑的桓谭与傅皇后的父亲孔乡侯傅晏志趣相投,相交甚深。当时高安侯董贤受到宠幸,董贤的妹妹是次于皇后的昭仪,而傅皇后与哀帝的关系逐渐疏远,傅晏对此忧心忡忡。桓谭劝他遣散门客,“务执廉悫,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傅晏接受了桓谭要他坚守廉洁谨慎的建议,并认真履行,后董贤派人搜求傅氏的罪过,并下诏狱,想借此扳倒傅氏,然而狱审中没有获得治罪的证据,只好放弃,傅氏因此在哀帝时得以保全。

劝无可劝,远离奸佞

董贤当上了大司马,闻桓谭之名,要与他结交。桓谭是正派人物,先奏书劝告他'以辅国保身之术',未被接受,就不与他往来。王莽掌握大权时,天下之士大多数对王莽吹牛拍马,阿谀奉承,以求升迁。桓谭则不然,'独自守,默然无言',故他这时仅为掌乐大夫。农民大起义时,桓谭参予了活动,被更始政权召任为太中大夫

敢于直谏,批判谶纬

东汉时期谶纬之学盛行,光武帝十分笃信,桓谭多次上疏极力反对曰:“凡人情忽于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这个上疏引起了光武帝的不悦,后来,光武帝故意询问桓谭可否依据谶言确定新建灵台的位置,桓谭明知光武帝不仅十分迷信谶纬,而且还利用谶纬为自己建立东汉王朝宣传造势,仍坚守原则,以“臣不读谶”回答光武帝,并极言谶纬的荒诞不经。光武帝大怒,斥责桓谭“非圣无法”,命立刻斩杀,桓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病卒,时年七十余”。(杜集区纪委监委)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