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以李夏同志为榜样 
奋斗在基层 奉献在一线

时间:2020-12-25 16:33    来源:杜集区纪检监察网  
     打印

“利奇马”是2019年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截至2019年8月14日10时,“利奇马”共造成中国1402.4万人受灾,57人死亡,14人失踪,20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537.2亿元人民币。“利奇马”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2000年以来第二多。

抗击灾害面前,总有人逆向而行。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县监委派出荆州乡监察专员李夏,正是逆行人之一,他将自己年仅33岁的宝贵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抗击强台风“利奇马”的路上。李夏同志是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唯一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英模,也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作为一名纪检人,当我听到李夏牺牲的消息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分明和我们一样,是千千万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中平凡的一员,但他又是最不平凡的那个,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重大威胁的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树起了共产党员的标杆,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践行了自己“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的承诺。

奋斗在基层,越是困难越向前。认真阅读《不负韶华——追忆“时代楷模”李夏》一书后,书中的文字和图片让我更加立体地了解那个有温度、有力量的李夏。李夏曾因工作优秀突出,有机会到城里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来到最偏远、最艰苦的乡镇工作,当地百姓说李夏就像山核桃,爱在陡坡石头缝里长,越是崎岖越为茂盛。李夏的工作留影,让我直观感受到他的工作和我们有许多相似之处,慰问困难群众、监督村党总支换届选举、参加巡察工作、走访贫困户、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参与整治环境卫生等等,但他的工作环境远比我们恶劣,工作任务远比我们繁重。在李夏《工作日记》的扉页上,有他的座右铭:“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基层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和老百姓的面对面心贴心,工作开展才会顺畅起来。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作为基层纪检人,以李夏为榜样,秉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务实精神,解决群众托付的每一件小事,坚定党性修养,坚守初心使命,当好机关与群众间的“连心桥”,身在基层,心在基层,才能像李夏一样赢得群众的好口碑。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力量。从“穿凉鞋怕沙子硌脚”的城里娃到成长为“光着脚走田头”的乡镇干部,李夏每到一地,总会及时入户走访,面对面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缺什么。“不知道群众想的啥,怎么能服务好群众呢?”在不少村民记忆里,李夏这个城市小伙最爱在晚饭后来家里串门说家常。为了克服和群众直接交流的“语言障碍”,他用最笨的方法学习当地难懂的方言,虽然闹了不少笑话,但却成了群众眼中“说普通话的本地人”。基层是党的好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需要的正是像李夏一样能干肯干实干的干部。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会以李夏为榜样,汲取前行的力量,拿出年轻人应有的勇气和朝气,真正扎根基层,将百姓如亲人般看待。在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坚守底线,恪尽职守,敢于担当,坚持原则,查清问题,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不负韶华——追忆“时代楷模”李夏》书中,朴素真实的描写,让我真切的感受到李夏的日常工作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生如夏花,拥有短暂而怒放的生命;致敬李夏,是我们前行的力量和榜样!在一线工作中努力提升履职本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矿山集街道纪工委 马怡恬)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