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村级集体家底数 规范管理保增长

时间:2025-02-20 08:22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打印

“2024年,淮北市318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32839.74万元,同比增长22.36%;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269个,占比84.59%,同比增长15.95%;经营收益25615.89万元,同比增长29.96%;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218个,占比68.55%,同比增长29.76%。新建扶持项目32个,统筹各级扶持资金2200万元……。”一个个数据展现了淮北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也体现了淮北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成效。

2024年,在市委的领导下,市纪委监委部署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摸排各类问题2545个,排查发现问题线索254条,查处管理问题323起,清理公款私存,查处侵吞、挪用集体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收回增加集体收益86.37万元,制定完善农村集体“三资”、财会等制度10余项解决了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坚持目标导向,监督推动整治开展。督促农业农村部门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谋划部署、推动落实、定期调度整治工作。市农业农村部门先后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集中整治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关工作方案的通知》《淮北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关于开展村组集体资金公款私存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工作提示函》等文件,举办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题培训班,细化目标任务、突出整治重点、明确完成时限、压实整治责任。深入推动整治工作开展。

坚持全面摸排,监督推动问题排查。把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作为农村“三资”监管的重要抓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市委常委会听取专项整治推进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整治工作,市分管负责同志下沉濉溪县百善镇马乡村、道口村等地督导调研。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领域专项巡察,市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局领导班子联系包保县(区)制度,与财政、审计等部门建立联系会商机制,形成协调配合,凝聚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整治合力。围绕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经济合同、集体债务、工程项目管理、组级资金公款私存六项重点整治任务,通过村组自查、网站受理、12315信息反馈、实地暗访、聘请会计师专业核查等方式排查梳理问题。

坚持建章立制,监督推动立行立改。对排查出问题分类研判分析,精准定位存在的问题,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发现问题台账,明确问题领域、整改措施、责任单位、整改时限等内容,闭环式推进,确保问题整改取得质效。深挖制度漏洞,印发《淮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淮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九项制度(范本)的通知》,县(区)制定完善农村集体“三资”、财会等制度11项。建立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度审计制度,在完成2024年度全市20%村级经济组织审计的基础上,再次选取39个经济强村开展审计,实现全市经济强村审计全覆盖,确保五年轮审一遍。围绕省级农村改革试验目标任务,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提升行动,制定并印发《关于落实“百千万”提升行动做好2024年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的实施方案》《淮北市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暨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评优方案》《淮北市开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指导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